困擾研究人員30多年的基本分子生物學問題獲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學》雜志刊登了中國科學家的長篇論文,宣布解析了“30納米染色質高級結構”,這使人類知道了決定同卵雙胞胎存有差異的“30納米染色質”的結構。
據該論文的作者之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紅介紹,遺傳信息DNA是經過凝縮之后聚集在只有幾個微米的細胞核里的,其核小體以密集堆積的方式形成了一種直徑在30納米左右的管狀螺旋體,即30納米染色質纖維。目前國際上對30納米染色質纖維這一超大分子復合體的組裝和調控機理還不清楚,對于其精細結構組成也有很大爭議,“30多年來,對其結構的研究一直是現代分子生物學領域面臨的挑戰之一”。
李國紅與生物物理所研究員朱平經過四五年的密切合作與不懈努力,成功建立了一套染色質體外重建和結構分析平臺,利用一種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技術,在國際上率先解析了30納米染色質的高清晰三維結構,在破解“生命信息”的載體——30納米染色質的高級結構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朱平說,這一結構提示了30納米染色質纖維以4個核小體為結構單元,各單元之間通過相互扭曲折疊形成了一個左手方向的雙螺旋高級結構,它還明確了組蛋白H1在30納米染色質纖維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據了解,本研究論文的評審人曾評論說:“30納米染色質結構是基本的分子生物學問題之一,困擾了研究人員30余年”,該結果是“目前有挑戰性的結構之一”,“在理解染色質如何裝配這個問題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高等生物的遺傳信息是儲存在染色體的DNA中,每一個個體具有200多種不同細胞,這些細胞都是從單個受精卵細胞發育分化而來。奇怪的是,雖然它們具有相同的遺傳信息,但它們的形態和生理功能卻大相徑庭。以往的研究揭示,生命體通過調控細胞核內染色質結構(特別是30納米染色質高級結構)的動態變化來有選擇地進行基因的激活和沉默,從而控制細胞自我維持或定向分化,決定細胞的組織特異性和細胞命運,進而形成復雜的組織、器官和個體。此次研究明確了染色質這個調控平臺的結構組成以及選擇性的基因激活和沉默是如何發生的。有專家表示,研究染色質的高級結構及其調控機制對于理解細胞增殖、發育及分化過程中一些重要基因的表達差異及表觀遺傳學調控機理具有重大意義。
此項成果是生物物理所朱平研究組、李國紅研究組、許瑞明研究組長期合作的結果。它得到了科技部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及中科院戰略先導科技等的資助。
河南天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abcam艾博抗,proteintech武漢三鷹,active-motif,boster武漢博士德,CWBIO康為世紀等著名品牌的河南總代理,主要從事分子生物學常用產品及免疫組化等多種相關產品,同時還承接各種實驗代做,發表論文等,質量保證,價格實惠。聯系方式:15290861335
河南天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QIAGEN-免疫組化試劑-分子生物學常用試劑-實驗代做-營業執照公示
河南天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豫ICP備12026267號 地址:鄭州市,中原區,大學科技園 郵碼:450000 全國服務電話:0371-65715725 QQ:1097376464